加上繁忙的工商社會,多數信眾或僧人紛紛改用貝葉經印刷品獻佛、課誦,讓鈔刻佛經的習俗趨向沒落,這是城鄉發展下所面臨的文化傳承問題,除非當地的文化政策支持,才能稍緩文化瀕危的現象,像中國於2008年將貝葉經製作技藝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在政府支持下,雲南西雙版納文化館就曾舉辦過多屆「貝葉經製作技藝傳承人培訓班」,這是以公權力保護文化傳承的做法之一,所以現下走進版納,還能看到耆老在佛寺前鈔刻貝葉經的身影。
不過拜登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在氣候變化方面,美國政府計劃為可再生能源提供9000億美元的資金,美國國會下周將對此提案進行投票。」 根據英國首相強森(Boris Johnson,港譯「約翰遜」)的辦公室週日發布的演說大綱,他預計在週一的聯合國氣候大會上對各國領袖發出警訊,強調各國必須立即對停止氣候變化採取行動。
我們已經取得了重大進展,但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。拜登仍認為,各國領導人取得了進展,達成了停止資助國外新的燃煤發電廠的協議,並批准對世界上最大的公司徵收全球最低稅。而在供應鏈方面,他計劃使港口運行得更順暢,並抑制通貨膨脹。文:德國之聲中文網(美聯社、路透社) 在各界都認為20國集團週日(10月31日)發布的聯合公報,未就氣候變遷做出指標性的承諾之際,美國總統拜登(Joe Biden)在新聞發布會上試圖說服美國人與國際社會,他已經控制住了局面,並公開指責俄羅斯、中國和沙烏地阿拉伯在應對氣候變化這方面做得不夠。他說,會談的成功主要歸功於美國的外交行動。
拜登還表示,在G20峰會上達成的協議,是美國展現實力的時刻,儘管英國與聯合國都稱峰會做出的承諾遠遠不夠。他說:「人們對此感到失望是有原因的,因為我自己也覺得很失望。研究調查機構TrendForce強調,由於大型衛星運營商於初期布局逾千顆小型低軌道衛星,為考量小型低軌道衛星生命周期小於5年,所以勢必著重低成本製造與發射方案,以有效控制資本支出。
亞馬遜預計先發射兩枚名為KuiperSat-1與KuiperSat-2的原型衛星,用來測試量產版衛星的諸多技術。TrendForce分析,如果加速普及化以降低整體成本,而SpaceX與Amazon個別採垂直整合與集團整合,且皆可與企業、政府、消費者串連,可以有效降低與它廠合作成本。至少還有另外眾多實力雄厚、資金雄厚的競爭者——其中之一就是亞馬遜。Project Kuiper技術副總 Rajeev Badyal強調,為了達成Project Kuiper衛星的成本與性能指標,Amazon發明了許多新的技術。
低軌衛星商機大爆發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產業分析師曾巧靈指出,目前地面通訊網路無法滿足所有聯網應用場景,例如:航空與海域,以及跨國的陸地應用等。「低軌衛星」被外界譽為未來新興產業,亞馬遜(Amazon)不讓SpaceX創辦人馬斯克( Elon Musk)專美於前,該集團旗下Kuiper計畫,於11月1日宣示,將在明(2022)年發射首批衛星,布局各國替提供全球連網服務。
他認為,台韓企業長期以來就競爭激烈,特別在半導體、資通訊領域的重疊性很高,他說:「(競爭)升級到低軌衛星是不可避免的」。亞馬遜旗下Kuiper劍指Starlink,進攻低軌衛星 亞馬遜於前(1)日要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准許,他們在2022年底前發射暨營運兩顆原型網路衛星,好建立衛星網路,並承諾在低軌衛星計畫投入至少100億美元建造3236顆衛星低軌衛星商機大爆發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(MIC)產業分析師曾巧靈指出,目前地面通訊網路無法滿足所有聯網應用場景,例如:航空與海域,以及跨國的陸地應用等。「我們已經全面投產,準備為全球數千萬客戶提供服務,也繼續進一步擴大Kuiper計畫,」亞馬遜強調,預計向數十個國家提供高傳輸、低延遲寬帶通信服務的目標邁進。
研究調查機構TrendForce強調,由於大型衛星運營商於初期布局逾千顆小型低軌道衛星,為考量小型低軌道衛星生命周期小於5年,所以勢必著重低成本製造與發射方案,以有效控制資本支出。廖榮皇提醒,仍要面臨網通大國韓國的威脅。和碩董事長童子賢日前表示,低軌道衛星已是重要發展趨勢,雖然產業目前仍處於「小學3年階段」,隨著應用發展持續擴大,預期未來5年(2026年)後,衛星通訊產值將超越筆電、桌機,且不亞於半導體產業。Project Kuiper技術副總 Rajeev Badyal強調,為了達成Project Kuiper衛星的成本與性能指標,Amazon發明了許多新的技術。
至少還有另外眾多實力雄厚、資金雄厚的競爭者——其中之一就是亞馬遜。亞馬遜預計先發射兩枚名為KuiperSat-1與KuiperSat-2的原型衛星,用來測試量產版衛星的諸多技術。
由於地面通訊易受天災和戰爭等因素影響,因此具備低延遲和覆蓋範圍廣特性的低軌衛星通訊,成為矚目焦點。「低軌衛星」被外界譽為未來新興產業,亞馬遜(Amazon)不讓SpaceX創辦人馬斯克( Elon Musk)專美於前,該集團旗下Kuiper計畫,於11月1日宣示,將在明(2022)年發射首批衛星,布局各國替提供全球連網服務。
而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(FCC)去年宣布,計畫向Starlink提供8.8億美元(新台幣246億元)用於連接美國的家庭,作為農村數位化基金的一部分。TrendForce分析,如果加速普及化以降低整體成本,而SpaceX與Amazon個別採垂直整合與集團整合,且皆可與企業、政府、消費者串連,可以有效降低與它廠合作成本。目前低軌衛星的領導者是SpaceX旗下的Starlink,在今(2021)年打算將約1.2萬顆衛星送入軌道,另外還有3萬顆衛星正申請排隊發送。童子賢估算,這幾年在天上飛的低軌道衛星不超過1萬顆,往後各家廠商發射的低軌道衛星可能將大幅成長,超過10萬顆。亞馬遜旗下Kuiper劍指Starlink,進攻低軌衛星 亞馬遜於前(1)日要求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准許,他們在2022年底前發射暨營運兩顆原型網路衛星,好建立衛星網路,並承諾在低軌衛星計畫投入至少100億美元建造3236顆衛星。他認為,台韓企業長期以來就競爭激烈,特別在半導體、資通訊領域的重疊性很高,他說:「(競爭)升級到低軌衛星是不可避免的」。
他說,工研院用上位的角度建置媒合平台,主動向國際大廠接洽,介紹台灣供應鏈的優勢,也了解國際大廠的短中長期計畫,再從國內尋找適合的合作對象,並進行媒合榮化表示,目前生產半導體的廢水,亦能透過自家研發之膜生物反應器設備 (Membrane Bioreactor, MBR)技術將其過濾供工廠內部重複使用,兩道循環助力半導體產業減碳減廢,未能將更進一步協助產業鍊完成綠色循環的經濟願景。
「我們(李長榮化工)是極少數能夠量產的廠商之一,」劉家和強調,TPV相較其他材料可達20至30%的輕量效果,廣泛應用於汽車內外飾件、發動機以及底盤等。就目前生產狀況而言未來可望倍增,劉文龍強調,隨著新廠陸續完工,目標2025年EIPA占公司營收比重要拉升到三分之一。
劉文龍對此首度公開證實,與美國廠商合作,跟隨台積電落腳美國亞歷桑那州(Arizona),選好場址,就近於該州完成產業佈局。日前美國為因應半導體戰略考量,在本土打造晶片供應鏈。
「我們要協助台灣半導體形成更好的競爭力,」劉家和解釋,由於半導體從關鍵資源成戰略資源,各國皆在廣泛於本土建置在半導體工廠,為了達到使永續經營的目標,李長榮化工的EIPA材料成為最佳的材料應用。榮化強調,已突破既有傳統石化業印象,多年來成功轉型高科技材料製造商。將瞄準電動車、高階半導體市場,並跟隨護國神山——台積電腳步,在台(中科)、美(亞利桑那州)兩地同步設置年產3萬噸(共6萬噸)的電子級異丙醇(EIPA)產能,訂於2024年量產。劉文龍強調,尤其在半導體先進製程(7奈米以下)應用獲得肯定,目前全球只有兩家化學品廠商有能力提供,榮化是其中一家,另一家則為日商。
近年來節能減碳已經成為全球共識,各大傳統產業積極進行轉型。研發處智慧財產經理劉家和振奮地說:「我們新材料熱塑性硫化彈性體(TPV)可以運用在電動車產業,除了耐磨、撞壽命長的優點外,更令外界驚艷的是材料組件『可回收、循環再製』」。
榮化佈局台、美兩地合計投入新台幣47億元,公司業務逐漸往挪移半導體業,集團EIPA材料產值將進一擴大。隨台積電腳步 榮化砸47億元啟動台、美大擴產 榮化EIPA溶劑已經廣泛應用於工業與電子業。
榮化總經理劉文龍強調:「減碳已經是未來集團重要的策略,碳中和已經不是紙上談兵,整個產業都動起來了,」他進一步指出「綠色材料的創新」、「循環經濟的創新」、「製程創新」等3大創新,將帶領公司往亞洲循環材料領導者的目標前進。劉文龍進一步解釋:「美國在各項評估都開綠燈(通過),配合國際客戶設廠外,不排除將有更大的擴張計畫」。
Photo Credit: 關鍵評論網 / 莊貿捷 11月3日,李長榮化工總經理劉文龍向媒體解釋未來集團發展。近年材料化學版圖擴展亞洲、北美及中東各國,隨著永續循環議題發燒,公司也走向轉型之路。李長榮化工今(3)日召開記者會宣布,自2019年打造亞洲首座循環材料創新基地,已有斬獲。面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,劉文龍也宣布加大對台投資,投下新台幣19億元進駐中部科學園區,包括新增EIPA產線,他說期程與亞歷桑那州同步於2024年完工,年產能朝向3萬噸目標邁進。
李長榮化工循環材料開發有成,鎖定電動車材料、高階半導體洗劑 李長榮化工(LCY Chemical,簡稱:榮化)成立於1965年,業務聚焦在橡膠、電子化學品、生質化學品以及甲醇與溶劑等。李長榮化為全球具影響力的半導體製程洗劑——EIPA供應商,透過業界首創的雙循環經濟模式,把異丙醇廢液純化再回到高階半導體製程中使用
將瞄準電動車、高階半導體市場,並跟隨護國神山——台積電腳步,在台(中科)、美(亞利桑那州)兩地同步設置年產3萬噸(共6萬噸)的電子級異丙醇(EIPA)產能,訂於2024年量產。李長榮化工循環材料開發有成,鎖定電動車材料、高階半導體洗劑 李長榮化工(LCY Chemical,簡稱:榮化)成立於1965年,業務聚焦在橡膠、電子化學品、生質化學品以及甲醇與溶劑等。
劉文龍強調,尤其在半導體先進製程(7奈米以下)應用獲得肯定,目前全球只有兩家化學品廠商有能力提供,榮化是其中一家,另一家則為日商。面對台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,劉文龍也宣布加大對台投資,投下新台幣19億元進駐中部科學園區,包括新增EIPA產線,他說期程與亞歷桑那州同步於2024年完工,年產能朝向3萬噸目標邁進。